歡迎來到《道德經》Day 6!在《金剛經》Day 6 中,我們讀到「功德沒有高下」──財富布施與智慧布施,若出於清淨心,皆具無量功德。在《道德經》中,老子則提醒我們「成就卻不佔有」,真正的玄德,是幫助萬物生成而不據為己有;就像系統架構師設計平台,讓團隊盡情發揮,自己卻不搶功。兩部經典不約而同,都在破除「我執」,啟發我們在生活與 IT 團隊中,如何無私、如何留白。
通行版 第 10-11 章:
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
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愛民治國,能無知乎?
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?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
生之、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三十輻,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
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
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
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帛書版 第五十四章 無不爲 / 第五十五章 玄中:
戴營魄抱一 能毋離乎 摶氣至柔 能嬰兒乎
脩除玄鑒 能毋疵乎 愛民栝國 能毋以知乎
天門啓闔 能爲雌乎 明白四達 能毋以知乎
生之 畜之 生而弗有 長而弗宰也 是謂玄德
卅輻同一轂 當亓無 有車之用也
埏埴爲器 當亓無 有埴器之用也
鑿戶牖 當亓無 有室之用也
故有之以爲利 無之以爲用
第 10 章:修心養德,抱一而無爭
能專注守住內心的「一」,不分心,不迷亂嗎?能像嬰兒一樣,單純柔和,沒有矯飾嗎?
能去除雜念,保持心境澄澈,不偏不倚嗎?能治理百姓,而不自以為聰明嗎?
能掌握權柄,而保持柔順不爭嗎?能洞察萬物,而不以知識自傲嗎?
真正的德行是: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 ——
幫助一切生成,但不據為己有;成就一切事物,但不倚仗自我;領導萬物成長,但不專制控制。
這就是最深遠而奧妙的德性,稱為「玄德」。
第 11 章:有無相生
用生活例子比喻:
車輪因為有「中間的空」才能轉動:車輪的三十根輻條雖是實體,但只有在車轂中間的「無」(空)才能將輻條合為一體,並使車輪產生運轉和使用的功能。
器皿因為有「中間的空」才能盛物:陶土塑成器皿,靠中間的空,才有盛物的功能。
房子因為有「門窗的空」才能住人:開門造窗建房子,靠裡面的空間,才有居住的價值。
所以:「有」帶來方便,「無」帶來真正的用途。
在 IT 團隊裡,這段話給我們兩個啟發:
👉 我的體會是:
在專案中,常有人喜歡「加功能」,但真正讓系統可長久發展的,是「保留彈性」;
在團隊中,常有人爭功,但真正偉大的領導,是能讓團隊自在成長。
老子思想 | 理想啟發 | IT 團隊現實 | 平衡做法 |
---|---|---|---|
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(成就他人,不據為己有) | 領導者的價值在於幫助團隊成長,而不是壓制或佔有功勞。 | 若完全「不宰制」,團隊可能方向不明、責任模糊。 | 領導者要「放手但不放任」:給自主空間,同時維持清晰的目標與規範。 |
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(有形依靠無形,空才是真正的價值) | 系統設計中,留白比堆滿更重要:API 接口、雲端彈性、程式架構的擴展性。 | 若誤解成「什麼都不做就是價值」,會導致懶散或規劃不足。 | 在設計中要「為無而預留」:保留接口、空間,但仍需足夠的規劃與測試。 |
致柔如嬰兒(保持單純柔和) | 不爭不搶,能和諧共事,避免權力與知識傲慢。 | 過於「柔」可能在關鍵決策上顯得猶豫不決。 | 平時柔和待人,關鍵時刻要能果斷,做到「外柔內剛」。 |
《金剛經》Day 6 說「功德沒有高下」,而《道德經》Day 6 則說「成就卻不佔有」。兩者的精神一樣,都是在提醒我們:不要被「我執」綁住。
今天的重點是:
在 IT 世界中,這提醒我們: